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山东半岛及邻近区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能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分-工艺及设备设计、组织和性能检验、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理解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与性能或服役行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制备、性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金属材料设计和组织生产、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等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知识,理解金属材料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金属材料选用、生产工艺及设备选择、新材料开发和新工艺设计及相关设备研制。 2、掌握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三、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 四、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学原理,塑性加工工艺学,现代表面工程,金属腐蚀与防护。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训练、材料合成制备及加工综合实验、材料分析测试实践、认识实习、工厂工艺设计、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相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复合材料与工程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课程总学时3210学时(156学分),其中必修课2794学时(132.5学分),占87%;选修课416学时(23.5学分),占13%。理论教学课程1864学时(112学分),实践教学课程1346学时(44学分)。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56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44,占28.2%。 十、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十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十二、专业指导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表 十三、分学期课程进程表 十四、说明: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根据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期和学时数进行组织,主要以报告、讲座等的形式进行,具体由基础教学部负责组织实施并进行学生成绩的记录和管理,由于分多个学期进行,其组织管理等工作量按照有关规定计算; 2.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由招生就业部负责管理; 3.
《就业指导》课程由各系负责和招生就业部共同完成,招生就业部负责成绩管理。 4.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至少修读10学分的素质拓展学分(包括1学分的综合素质必修学分和6学分的全校选修课学分)。参加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学科竞赛并获得证书或发表文章者,根据学院相关规定加分,并计入到素质拓展学分中。其他加学分项参照学院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