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档案?它有怎样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
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

档案中都有哪些材料?

高考电子档案;
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学习成绩表;
在校奖惩材料;
党、团材料;
体检表;
毕业生报到通知书。

档案有什么作用?

获取职称。如果没有档案,你就没有资格评职称。对于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满一定年限可以向存档单位申请职称确认,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取相应职称,职称也是求职的一个砝码!
2
入党入团、进国企、事业单位、考研、考公务员、考某些资格证(比如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等,考试时需经存档单位同意,没有人事档案,你报名都可能报不上);
3
养老保险,工龄计算,必须要档案!退休后要拿到退休金,必须要档案,档案是否完备,也将影响到退休金的高低。(根据201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自2011年1月1日起,无档案人员也可以以养老保险实际缴纳年限来办理退休手续,但办理过程会更复杂);
4
某些大城市没有档案就没有办法办理居住证;
5
住房补贴发放。


毕业后档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毕业生档案根据个人情况一般存放在有档案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或原籍人社局,严谨个人私自存放档案或交由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管理。
存放学校
毕业后未找到工作,可将档案暂存学校(部分学校允许)。按照政策学校只代为保管两年。如果你超过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学校会将档案发回原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
存放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毕业生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个人档案寄到单位工商注册(登记管理)机构的同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主动转回原籍
毕业后未找到工作或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可将个人档案转回原籍人社局、教育局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若找到工作,单位可发函将档案调出。
寄送单位
毕业生签约单位具有档案接收权的(例如:在国企、事业、公务员单位落实就业的),个人档案直接寄送到单位的人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