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最美退役军人】我的军营故事——周生柏

上传时间 :2024-10-08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季节,我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带着军营赋予的坚韧与荣耀,重返校园。回望那段在军营中度过的日日夜夜,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感激。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我的体魄,更锤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而自信。以下,我将用文字记录下那些难忘的日子,分享我的军营故事,以及退伍后我所经历的转变与成长。

初入军营,梦想启航

二二年三月,家乡已是褪去棉衣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踏上军列凌晨四点到达河北张家口,还是零下三十度暴雪的天气,我和战友们都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迷彩服外套,但是这严寒的天气丝毫没有动摇我那颗炙热、坚定又兴奋的心,站在那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即将接受严格训练,挑战自我极限的战士。那一刻,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入伍,更是一场关于责任、勇气与成长的旅程。

军营的生活是艰苦而单调的,但正是这份艰苦,让我学会了坚持与忍耐。这里的空气非常恶劣,即使什么都不干,洗脸的时候擤一把鼻涕鼻孔里就有很多灰尘,早上醒来喉咙像含着刀片一样咳血,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时,我们已经在操场上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从最基本的队列训练到复杂的战术演练,从体能训练到夜间拉练,每一项训练都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与毅力。我经常看到墙上悬挂着的条幅:“塞外漠北练精兵,练兵备战正当时”。班长说,这是古代发配犯人的疾苦之地。汗水浸湿了衣衫,双腿颤抖着前行,但每当看到战友们坚毅的眼神,听到那响亮的口号声,我便知道,我不能退缩,也不能放弃。

磨砺意志,铸就军魂

转战西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驻训演习任务,是在祖国青藏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玉珠峰之上,在这里缺乏水源,每天只能用水车穿越上百公里的无人区拉水上来,由于水源的缺乏,只能优先供给炊事使用,我们没有洗过脸,没有洗过衣服,更没有洗过澡,八月份下大暴雪,我们住在单薄的帐篷里,每天早晨起床都是满满的一头霜,白天紫外线非常强,战友们嘴唇都是干裂的,脸颊上都是溃烂的,虽然高原上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们见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荒漠、草原、雪山、比大海还要蓝的盐水湖、夜里十点钟才日落的晚霞,还有仿佛身临宇宙般的浩瀚银河,所以,我深刻认识到了我要誓死保卫身后这片土地的意义。在驻训场上,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紧急的任务,我们总是肩并肩、手挽手,共同面对。记得有一次,在野外拉练中,我因高原反应缺氧险些掉队,是身边的战友用他们的肩膀支撑起我,用鼓励的话语激励我,让我重新振作起来,坚持走到了终点。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战友情的深厚与温暖,也更加明白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除了团结,军营还教会了我自律与责任。在这里,每一项任务都必须按时完成,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我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未来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退伍不褪色

重返校园再启航

转眼间,两年的军营生活结束了。当我再次回到校园,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退伍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我深知,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退伍后的我,变得更加自信与坚韧。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与挑战,我不再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军营中锻炼出的毅力和勇气去克服它们。同时,我也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努力将自己在军营中学到的宝贵经验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变化与成长

退伍后的我,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学会了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包括亲情、友情和师生情。我更加懂得感恩与回报,时刻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校园里,我会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此外,我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深知,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

回望那段在军营中度过的日子,我深感荣幸与自豪。那段经历不仅让我变得更加坚韧与自信,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发扬军营中养成的优良作风和品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我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

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