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我的军营故事】卸甲归来入校园 边疆精神永流传 专访新疆边防兵——王江

上传时间 :2025-03-20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烟理工的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些身影带着边疆的尘埃与风霜,他们曾是边疆的守护者,以无畏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最前线。王江,就是这样一位退役大学生,他的故事如同一幅边疆的画卷,描绘着他在新疆边防陆军的坚守与付出。如今,他已卸下战袍,重返校园,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王江,一个来自山东烟台的热血青年,其父亲是一名退伍老兵,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彼时,电视剧《士兵突击》和《火蓝刀锋》的热播,愈发坚定了他参军入伍的决心。在新疆边防的日子里,他经历了风沙的侵袭,也见证了边疆的辽阔与壮美。每一次巡逻守边,都是对身心与意志的极致考验,但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捍卫着祖国的边疆安宁。那段岁月,不仅锤炼了他的体魄,更铸就了他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如今,王江的归来,为校园增添了一抹边疆的色彩。那么,这位曾经的边防战士,是如何适应校园生活的?他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和未来规划呢?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他,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聆听他的独特故事。

采访环节

乔记者:王江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能跟我们谈谈你在新疆边防陆军的那段时光吗?那段经历给你带来了哪些深刻的体会?

王江:我在新疆度过了难忘的几年,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的。第一次到新疆不太适应时差,过了三四天才逐渐适应;第一次上高原就有高原反应,拉肚子、头疼、乏力、气短、失眠,这些感觉我至今都难以忘却;夜里星光闪烁,月华如水,偶尔能看到野生动物,吃过骆驼肉和牦牛肉,体验到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生活。经历过心理胆量训练,夜里观察尸体、抄碑文、睡坟地;在边疆线上,我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如何与战友们紧密合作,共同守护祖国的边疆。

那段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训练了胆量,对于死亡的恐惧没有那么严重,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责任与荣誉的含义,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

乔记者:退役后回到校园,你是否觉得有些陌生感?你是如何调整自己,融入这个新环境的?

王江:刚开始确实有些陌生感,但是,我很快就明白,我不能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我要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开始新的生活。所以,我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与同学们建立友谊,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同时,我也利用在边疆养成的自律和坚韧,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自己能够跟上学习的步伐。

乔记者:在复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挑战或者难题?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王江:其实,最大的难题还是学业上的衔接,比如,文化知识学习接受能力较差,怕与通过专升本考试的同学拉开差距,害怕考试挂科。毕竟,我离开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些知识已经有些生疏。但是,我并没有退缩。我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补习,在网络上寻找学习资源,向老师请教,向同学求助。同时,我也发挥自己在边疆锻炼出的毅力和决心,不断鼓励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就这样,我逐渐适应了学习的节奏,也找回了学习的信心。王江,这位曾经的边防陆军战士,如今已带着边疆的磨砺与荣耀重返校园。他的经历,是忠诚与勇敢的见证,也是成长与蜕变的轨迹。在校园里,他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追寻知识的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青年学子,让我们明白: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与责任,勇往直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江的未来,定将如他所愿,充满无限可能与辉煌。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