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机电心光】 心理科普——鸟笼效应

上传时间 :2025-04-18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鸟笼效应是著名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 ,由近代杰出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核心内容为:指人们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后,基于惯性思维和心理暗示,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但自己实际也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的应用

1. 在学习中的应用


①学科平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学科的成绩往往存在差异。如果偏科严重,薄弱学科就会拉低总成绩。学生应正视自己的薄弱学科,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复习,以提升整体学习成绩。

②能力培养: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还涉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如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若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就会限制个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拓展阅读、参加竞赛等方式,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提升综合素养。

2.在职场中应用


①员工激励:设立一些荣誉奖项和展示平台,如在公司显眼位置设置荣誉墙,将优秀员工的照片和事迹展示出来,这就像是一个“鸟笼”,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争取获得荣誉并让自己的照片出现在荣誉墙上。

②工作流程优化:设计简洁高效的工作流程模板或工具,如制定标准化的项目策划模板,提供给员工使用,这相当于为工作设置了一个“鸟笼”,引导员工按照规范的流程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鸟笼效应的启示


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要无所畏惧的保持自己的本真,做最真实的自己。

对生活不苟且,对人生随便。愿我们都能走出“鸟笼”,不被鸟笼束缚自己。

减少不必要的,增强有效的,这才是鸟笼效应的真正启迪所在。

鸟笼效应小故事——音乐家的收藏

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汤姆的年轻音乐家。有一次,他在一个古董店偶然看到了一把非常精美的古董小提琴弓。这把琴弓制作工艺精湛,散发着独特的光泽,汤姆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把它买了下来。

回到家后,汤姆觉得这把珍贵的琴弓应该搭配一把同样出色的小提琴。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小提琴。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把音色优美、外观典雅的古董小提琴。

有了小提琴和琴弓后,汤姆又觉得自己需要一个专业的琴盒来存放它们,以保护这些珍贵的乐器。接着,他又购买了各种保养小提琴和琴弓的工具,如特制的琴弦、松香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姆为了更好地演奏这把小提琴,还报名参加了各种高级音乐课程,购买了大量的音乐书籍和乐谱。他的生活逐渐围绕着这把小提琴和琴弓展开,不断投入时间和金钱。虽然他在音乐演奏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感到自己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似乎被最初的那把琴弓“绑架”了,陷入了一种不断追求配套和完美的循环中。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