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研路领航】访机电工程学院上岸山东建筑大学学子张文雅

上传时间 :2025-04-23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个人简介

姓名:张文雅

班级:机2101-1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录取学校专业: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工程

个人成绩及所得荣誉

作为竞赛项目主要负责人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3项、申请授予2项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大型水产养殖的仿生机械鱼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快速调平支撑平台授予专利

2022年8月“唯实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

2023年7月15周年精英联赛全国总决赛国家三等奖

2022年6月14周年精英联赛山东省一等奖

2022年6月14 周年精英联赛山东省二等奖

2022年7月第十九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

2022年7月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个人省二等奖

2022年10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特等奖

2023年6月15周年精英联赛山东省特等奖

2023年8月第二十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

2024年5月“五四评优”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学姐经验

01坚持是和努力相提并论的东西

考研就是在黑暗中洗衣服,直到天亮才知道是否干净。最难的不是用力“洗”,而是持续“洗”。焦虑和自我怀疑是常态,但是坚持到最后的人总会看到答案。

真正的坚持绝非“耗时间”,而是基于清醒的目标认知和高效的方法论。例如,每天背200个单词是努力,但能根据遗忘曲线动态调整计划、在挫败时仍保持执行,才是坚持。努力解决的是“怎么做”,而坚持回答的是“如何持续做”。考研后期,当新鲜感褪去,疲惫和自我怀疑涌来,此时支撑自己的往往不是某天的超常发挥,也不是最初想考研的那个初心,而是“既然开始了,就要走完”的信念。正如一位上岸者所言:“最后一个月,拼的不是智商,是谁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最后一遍真题。”当你把努力内化为日常,让坚持成为肌肉记忆,所谓的“痛苦备考”反而会沉淀为一段珍贵的成长叙事。

02努力汲取科协所能给予的能力

在科技创新协会的两年,我取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对我的考研备考和未来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研能力的提升让我在考研阶段的专业课复习和复试中占据优势。在协会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创新项目,系统学习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技能,这使我在考研专业课的深度理解和学术思维上更加游刃有余。复试时,导师对我的科研经历表现出极大兴趣,相关问题的对答也让我脱颖而出。

其次,团队协作与抗压能力让我在备考中更加从容。协会的项目往往需要多线推进,这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和高效执行能力。考研期间,我能合理规划复习进度,并在遇到瓶颈时快速调整心态,避免陷入低效焦虑。

最后,竞赛和项目经历增强了我的综合素质。无论是机械设计创新比赛还是3D大赛,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更让我在考研复试的简历和面试环节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科技创新协会的经历,让我明白学术研究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实践探索的精神。这段经历不仅助力我成功上岸,也为我未来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寄语

考研不仅是一场智力的较量,也是一场耐力的比拼。那些最终上岸的人,未必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最能坚持的。即使某天状态不佳,也要完成最低限度的复习任务;即使模拟卷分数不理想,也要冷静分析错因。真正的强者,是在挫折后依然选择前行的人。我自认为自己从来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在备考阶段也经常以泪洗面多次有一闪而过的放弃念头,但还是想在万千学子中不掉队,所以学路漫漫,一直匍匐摸索的黑暗道路上能看到一丝光明,就不枉这一段苦涩日子。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无论结果如何,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这段经历赋予我们的自律经历、抗压能力和学习习惯,远比一纸通知书珍贵。请相信,努力的人终会被时光善待,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