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机电心光】心理科普——校园霸凌

上传时间 :2025-04-25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校园霸凌指在校园内外,某人蓄意通过肢体、语言或网络等方式,多次攻击他人,造成被霸凌者身心伤害的行为。在大学校园,霸凌往往更隐蔽:因家庭背景或外貌被嘲讽、小组合作遭孤立、社交平台被恶意造谣等,都是常见形式。研究表明,长期遭受霸凌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是普通学生的3倍。

一、行为背后的心理迷宫 在大学校园霸凌事件中,施暴者的行为往往源于内心缺失。通过贬低他人获取虚假优越感,或是将家庭压抑、成长挫折转化为攻击性。而受害者在长期否定下,极易陷入自我怀疑,形成“我不值得被爱”的思想。而旁观者因“责任分散效应”选择沉默,认为“总会有人出面”,部分学生还担心人际关系受影响、害怕被报复,对霸凌行为保持沉默,这些都加剧了伤害的持续。

二、打破困局:即时自我保护策略,在遭遇霸凌的第一时间,受害者需建立科学的应激反应机制。首先,保持冷静理性,避免因恐惧或愤怒激化冲突,可通过默数数字、深呼吸等方式稳定情绪。其次,灵活选择应对方式,若处于安全可控环境,可坚定表明态度“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请立即停止”,若存在人身威胁,则优先确保自身安全,迅速撤离现场并记录事件细节,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发声。

三、心理创伤修复与自我重建心理修复需从认知、情绪与行为三方面同步开展。认知层面,通过写日记梳理事件经过,客观分析责任归属,避免自我苛责;情绪管理上,采用正念冥想、艺术疗愈等方式释放压抑情绪,培养积极心态;行为层面,制定“小目标计划”,如每日进行30分钟运动、学习新技能等,逐步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与自信心。

四、法律与制度性保护,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受害者可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校园欺凌法》等相关法规,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霸凌者责任。同时,熟悉高校内部的投诉处理流程,保留聊天记录、监控视频等证据,必要时通过正当渠道提交申诉。

面对校园霸凌,同学们的主动应对不仅是自我保护的过程,更是心理韧性重塑的契机。通过科学的自我调节与资源整合,能够有效减轻创伤影响,在危机中实现心理成长,重获生命的掌控感与幸福感。唯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接纳的安全感,才能真正驱散校园角落里的阴霾,让青春在阳光下健康绽放。(如有心理困扰可以根据联系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哦)1.烟台理工学院心理咨询室

如有心理困扰可以根据联系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哦

1.烟台理工学院心理咨询室

预约形式:电话预约

联系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办公电话:0535-6915081

心理办公室地点:烟台理工学院三教S517

预约方式:

①现场预约

需要烟台理工学院心理中心办公室,会有值班人员帮助你预约。

②电话预约

可以拨打电话0535-6915081进行预约,告知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准时来到约定地点即可。

③真心话邮箱

如果你有什么烦心事或者悄悄话,也可以来这里向我们倾述:

wjxyxlzx2020@163.com

2.机电工程学院心理辅导员咨询方式

负责教师:孙老师

办公电话:0535-6915231

办公室地点:烟台理工学院三教S316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