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小匠” 实践队从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载誉返程,2025 年暑期实践任务圆满收官。自 2022 年开启合作以来,双方以三年深耕筑牢产学协同根基,合作维度从单次实践对接升级为长效育人机制,培养目标从新手实践启蒙进阶至多能手精准锻造,成功构建起校企资源互融、价值共赢的合作新范式,其阶段性育人成果与合作实效获企业高度赞誉。
三年携手:从“初谋” 到 “深耕” 的校企协同进阶
2019 年,机电工程学院与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初遇谋局,深度磋商产学融合路径,聚焦电力金具领域产学研协同方向锚定合作核心赛道。2022 年暑假,双方以电力金具研发中心为协同纽带,正式成立 “机电小匠” 产学研社会服务实践队,标志着校企合作从筹备探索迈入 “研发载体 + 实践团队” 的深度协同新阶段。
如今,“机电小匠” 已形成年度固定实践、老带新传帮带的成熟机制 —— 今年暑期,康凯、周耀两位双师型教师带队,4 名跨机械设计制造、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服务工作,从初入研发中心看不懂图纸的新手,成长为能对接新软件、处理行业资料的“多能手”。三年间,实践队累计派出6批次队员,依托企业需求覆盖多专业,实现“专业培养与企业技术研发岗位” 精准对接,协同育人实效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落地。
实践赋能・双导共育:“机电小匠” 的精准历练与成长可视化
相较于往年,今年“机电小匠” 实践升级聚焦 “精准历练”,构建 “企业实战 + 教师导学” 的双轨培育模式。安全培训阶段,企业导师结合行业典型案例拆解安全规范,手把手演示灭火器操作、安全帽佩戴等实操要点。学院教师康凯、周耀则从机械设计、电气控制专业维度,深度解读安全标准背后的技术逻辑,让队员实现 “会操作、懂原理” 的认知进阶。
岗位实践环节,队员精准对接技术、质量、项目、信息四大核心部门:技术部将课堂三维建模知识转化为高压线路器材图纸绘制能力;质量部通过原材料检验、成品终检,熟练掌握千分尺、硬度计等设备实操;项目部在维护项目管理系统中,高效完成特高压项目资料审核,获企业现场肯定;信息部兼顾创意与严谨,同步推进宣传物料制作与供货单、SOC 操作流程等标准化工作,以岗位实战筑牢能力根基,让实践育人的成长成效清晰可见。
虽技术、质量、项目、信息四大岗位实践各有侧重,但均以“学以致用” 为核心锚点,让队员在真实企业场景中完成知识检验与能力提升。期间,教师康凯老师、周耀老师全程紧跟实践进程,深入各岗位摸清队员学习动态、破解工作难点,更定期组织实践交流会,引导队员梳理心得、复盘不足,在精准解疑中帮大家构建“理论 - 实践 - 反思” 的完整学习闭环,为实践质量筑牢保障。
实践后期,队员更是迎来特高压项目中期审核的关键任务。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的统筹协调下,队员打破岗位分工壁垒组建协同小组,集中攻坚,高效完成特高压项目全流程资料梳理与核验,助力企业顺利通过项目审核,既彰显了“机电小匠” 的实战能力,更让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效在核心项目中落地见效。
三年深耕见实效:校企协同育硕果产教融合启新程
本次暑期实践不仅是单次校企协同的成果落地,更是双方三年产教合作深耕的深度印证。回溯合作历程,从首批队员带着探索初心踏入企业生产场景,到构建“老带新” 传帮带机制、培育岗位多能手;从熟悉基础岗位流程,到全员协同攻坚特高压项目资料整理(最终助力审核工作圆满完成),校企双方在一次次实践中,逐步筑牢 “校企协同、双向赋能、资源互享、人才共育” 的成熟合作体系。
对于三年协同成效,山东鲁电给予高度认可,尤其肯定实践队在特高压项目中的全员协作力与专业执行力,更以书面表彰定格合作价值,进一步夯实双方长效合作根基。从校园课堂到企业车间,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攻坚,机电工程学院与山东鲁电的三年携手,不仅为电力行业输送“理论扎实、实操过硬” 的复合型人才,更蹚出一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的产教融合新路径,为高等教育精准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也为双方未来在联合研发、定制化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领域深化合作筑牢坚实根基。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