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我的军营故事】铁血丹心锻盾牌 机电巧手绘新章 专访退役武警战士——孙浩洋

上传时间 :2025-03-25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与书声琅琅的校园之间,总有些年轻的身影带着特殊的印记。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孙浩洋,曾是某武警支队机动中队的战士。当他褪去迷彩服换上卫衣牛仔裤,当战术训练场的口号声化作实验室机床的轰鸣,这个曾在无数个深夜持枪伫立哨位的青年,正将军旅熔铸的坚韧与精准,转化为机械图纸上毫厘不差的刻度。

迷彩色的时光在他身上刻下独特的年轮:书包侧袋永远插着一支战术手电,实验课的工具箱按战备物资标准码放,就连手机闹钟都保留着部队特有的短促蜂鸣。那些与钢枪为伴的日子,教会他在机床的嗡鸣中分辨轴承的细微异响;那些与星辰对峙的哨岗,让他能在通宵调试机器人程序时,依然保持目光如炬。重返校园后,他悄然将“绝对安全”的执勤准则移植到实验室——每次离开前必查三遍电源,仿佛仍在守护某个重要目标的警戒线。

采访环节

乔记者:孙同学您好!武警部队常面临突发任务,能谈谈您执行过最紧急的一次行动吗?

孙浩洋:在部队期间,我曾参与过一次抗洪抢险任务。当时,淄博突发洪水,情况非常紧急。我们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携带装备赶往灾区。到达现场后,水位已经迅速上涨,部分村庄被淹没,群众被困。我们立即展开救援行动,利用冲锋舟和救生器材,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整个行动持续了十几个小时,大家顾不上休息,直到确保所有群众安全撤离。这次任务让我深刻体会到武警部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执行任务的机会。

乔记者:部队严格的作息管理对您现在学习生活有何影响?

孙浩洋:部队的严格作息管理让我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律习惯。现在回到学校,我依然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部队的训练也让我具备了较强的抗压能力,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时,我能够保持冷静,高效完成任务。此外,部队的集体生活让我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这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帮助我与同学们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乔记者:军旅经历对您未来从事与机电相关的行业有什么特殊助益?

孙浩洋:军旅经历让我在机电领域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在部队期间,我曾参与过一些装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这让我对机电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部队的严格训练让我具备了较强的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这对于从事机电行业非常重要。机电行业往往需要高度的精确性和耐心,而我在部队培养的这些品质将帮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部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与同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傍晚的机电实训中心,孙浩洋正调试着机械臂程序,迷彩水杯上“执勤标兵”的烫金字微微反光。这个曾在暴雨洪流中扛起沙袋的青年,如今在CAD图纸上勾勒着智能工厂的蓝图。当军事演习的无线电指令变成编程课的代码作业,他依然保持着整理内务时“毛巾三折四线对齐”的习惯。有次思政课播放《强军战歌》,后排同学看见他下意识挺直腰板,迷彩书包侧袋的救生哨在阳光下轻晃——那是他从未卸下的担当,从守护万家灯火到铸就大国重器,忠诚的底色始终滚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