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刘玉超
班级:机2103-1
专业:车辆工程
录取学校:长安大学
个人荣誉
1.2022.10,省级,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
2.2022.12,省级,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
3.2023.1,省级,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
4.2022-2023,申请发明专利并进行公布,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授权
5.2023.4,在知网核心刊物《工程机械文摘》发表论文一篇
6.2023.7, 省级,第十八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
7.2023.7,省级,山东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设计大赛 ,三等奖
8.2023.8 ,国级,2023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创意概念赛道”,一等奖
9.2023.8,省级,第二十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
10.2023.11 ,省级,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11.2024.6,省级,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6周年精英联赛,特等奖
精心筹备,开启备考之旅
确定目标后,刘玉超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中。备考初期,他深知制定合理计划和收集准确资料的重要性。
他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考研信息,包括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历年分数线、报录比、参考书目等。同时,他积极向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请教经验,获取他们的学习笔记、真题资料以及备考心得。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刘玉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他将备考过程划分为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安排,并根据学习进度适时调整计划。
艰苦备考,砥砺前行
在备考的漫长日子里,刘玉超每日与书籍为伴,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
数学是工科考研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刘玉超同样也是,通过观看多位考研数学老师的视频课,最终选择张宇老师作为自己的辅助老师。同时刘玉超也在刷了大量习题,包括660、880、1000题等,完成对知识点的加强记忆。最后冲刺阶段,刘玉超不仅完成真题的练习,还完成大量的模拟题的练习。最终获得131分的好成绩。
英语是考研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练习。刘玉超从单词背诵入手,借助 单词APP,每天背诵 100 - 150 个新单词,并及时复习旧词。同时,结合《考研英语词汇红宝书》等单词书,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语法和长难句是他攻克的另一大难关,他跟随唐迟老师的课程系统学习,通过分析真题中的长难句,逐渐掌握了句子结构分析和翻译技巧。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分值占比大,他从 4 月份开始进行真题阅读训练,每天坚持做 1 - 2 篇,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总结答题技巧。后期,他还针对新题型、翻译和作文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大量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政治复习相对较晚,刘玉超从 10月份开始跟随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课程学习,配合肖秀荣老师的和《1000 题》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在听课过程中,他认真做好笔记,标注重点和易错点。1000 题他刷了 2 - 3 遍,对其中的错题反复复习,加深理解。11 月份,各大模拟题相继上市,他购买了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徐涛八套卷、腿姐四套卷等,每天定时模拟考试,做完后仔细分析错题,查漏补缺。同时,开始背诵肖四的主观题,通过不断重复记忆,确保在考场上能够熟练运用。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刘玉超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基础阶段,他从最基本的教材入手,仔细研读每一个章节,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在阅读过程中,他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结合参考资料和课件,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和补充。强化阶段,他通过做课后习题、历年真题以及专业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对于真题中的错题,他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答题思路和技巧。此外,他还密切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将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冲刺阶段,他主要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和模拟考试。根据之前整理的思维导图和重点笔记,快速回顾知识点,强化记忆。每周进行 1 - 2 次模拟考试,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完成真题或模拟题,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在模拟考试过程中,他注重答题规范和时间分配,不断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心态调适,笑对挑战
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考验。在备考过程中,刘玉超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挫折,如学习进度缓慢、知识点掌握不牢、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曾让他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但他深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态调整。他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备考期间,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经验分享,助力后来者
回顾自己的考研历程,刘玉超感慨万千。他认为,考研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坚持不懈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他建议正在备考或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们:首先,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标和动机,这将成为你前进的动力源泉。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各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复习。再者,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压力,适当放松,做到张弛有度。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