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探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机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弘文社会实践队走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上传时间 :2025-09-04    浏览次数 :    编辑 :孔宁华

为探寻抗战历史的细节肌理,体悟先辈们的精神遗产。8月2日,烟台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弘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枣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开展实践。走进这座庄严肃穆的场馆,在文物与史料中触摸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精神洗礼。

CE875

队员们走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内,在“谍影重重”展区,一面照片墙专门陈列着战役中的中共党员群像。左侧专栏里,几名佩戴党员徽章的士兵正与友军官兵围坐议事,桌上摊开的作战地图上,红铅笔标注的箭头清晰指向日军侧翼——这是中共党员在正面战场发挥的作用。转至右侧的“隐蔽战线”专栏,照片的风格骤然改变。没有军装与阵地,只有寻常巷陌里的身影:穿短褂的货郎在码头与船夫低语,戴眼镜的先生在茶馆里翻看报纸,包头巾的农妇弯腰整理菜筐。这些看似平淡的画面下,藏着缜密的行动网络。

D0148

在纪念馆的放映厅里,黑白纪录片《台儿庄血战》正循环播放。日军残部仓皇北撤,中国士兵在废墟上竖起国旗,百姓们从躲藏的地窖里走出,捧着仅有的粮食慰问士兵。一名士兵小心翼翼地将国旗插在台儿庄火车站的断壁上,国旗升起的瞬间,周围响起微弱却坚定的欢呼。影片结尾,字幕缓缓打出:“此役歼敌万余,打破日军不可战胜之神话,军民同仇敌忾,铸就抗战精神丰碑。”

1085A

纪念馆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历史,更在于激活记忆。那些在台儿庄的街巷里浴血奋战的身影,那些为士兵缝补衣裳的双手,那些写满牵挂的家书,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先辈的勇气中汲取力量,让团结与坚韧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流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以史为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奋斗传承先烈遗志,让和平的种子在世代相传中生根发芽。

AA985

机电工程学院

2025年9月4日